<img height="1" width="1" style="display:none"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204632709556585&amp;ev=PageView&amp;noscript=1">

Bringing you Caregiving Stories from the CaregiverAsia Community

帮助你了解全职工作外的多种事业选择

[fa icon="calendar"] Oct 11, 2016 6:46:16 PM / by Wan Ling Yeo

你能拥有自己的蛋糕并尽情享用么?

帮助你了解全职工作外的多种事业选择

作为一名39岁的成年女性来说,我既要在来之不易的工作中大展拳脚,又想兼顾家庭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于是我经常问自己,如何才能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 女性真的可以同时拥有成功事业与健康家庭么? 同大多数新加坡人一样,我的职业生涯开始得很普通。我最初在一家银行工作,随后去了一家美国公司,最后做了政府公职。在经过几次出国外派后,我感受到了工作的美妙以及事业带来的满足感,没有任何事情能让我放弃这份满足。但同时,我与丈夫已经结婚10年,我们开始想要孩子了。就是在那一刻我们开始真正思考生活。长期以来,我们俩都是高强度地工作、经常出差、极其想要取得一番成就,而生孩子就意味着这一切都将改变。这份清单是我们在经过自我尝试、或与同伴交流及对他人观察后总结出可以替代全职工作的一些备选工作,你会选择哪一条呢?

1. 安排兼职工作

这大概是所有人在平衡事业与家庭时的首选,也是面临阻力最小的选择。这也是我在刚刚结束海外工作后的第一选择。但兼职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适用,例如我,就在兼职了半年后又重新开始全职工作。

我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我发现自己所处的状态很奇怪:工作时长与全职时一样,但得到的报酬却只有全职的一半。这其实归结为个人习惯问题,FlexJobs总结了成功兼职工作者的5大习惯:

2012-12-07_17.20.14.jpg

  • 有计划性:将每天要做的事情写下来,使用效率工具及制定截止日期
  • 保持工作联系:如果不在办公室工作的话,需要与领导和同事保持清晰的沟通、高透明度地工作
  • 保持工作积极度:让团队及领导知道自己的工作思路,即使这思路与最终结果背道而驰。
  • 了解自己的工作极限:(这是我的主要问题)许多人会因为习惯了过度工作,而在工作时间减少之后依旧通过额外工作进行弥补。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你需要与领导商议建立工作任务优先级。
  • 创新思考:在做好本职工作之外,探索其他自己可贡献的工作领域。

尽管我并不认为兼职工作如我想象中的顺利,但我的许多朋友们却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所以如果你所在公司有此类项目并且有相关政策,那么就去和老板及HR聊聊吧。 

2. 远程办公

远程办公是一种看上去很“新潮”的工作文化,特别适用于科技公司及创业公司。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远程办公在19世纪70年代就已经成为一股潮流,现在只不过是再一次复苏而已。路透社在2012年曾有报道称,全世界每五位工作者当中就有一位会经常性地进行远程沟通,每天大概有10%的人在家进行远程办公。The Author Remote Working in the Mid 2000s

远程办公,顾名思义是员工无须去统一办公地点上班的一种工作方式。包括Trivago, Wikimedia 和 Github在内的许多著名初创企业都很崇尚这种“随时随地办公”的理念。过去,远程办公基本限于呼叫中心人员,但现在许多技术职业领域,包括IT,编程、设计、社交媒体等都提供了远程工作岗位,甚至出现了专门为远程办公人员提供工作机会的网站Remote。在该网站上,远程办公岗位薪资可以从4.3万美元起达到15万美元,真的是酬劳不菲呀!

有趣的是,我目前工作的地方有30%的员工都是远程办公的,他们或者在家、或者在世界各地的办公室,如美国的俄亥俄州和波士顿、吉隆坡、西贡、香港、澳洲的佩斯和墨尔本。这些员工虽然远离位于新加坡的公司总部,但他们也都是全职工作,并享受和总部员工相同的待遇和福利,我们每天通过Skype, Webex及各种远程交流软件、APP进行沟通。

远程办公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说都是有效的。路透社的调查中有65%的人认为远程办公人员的工作是富有成效的,因为他们的工作时间更灵活,对工作的控制度更强。但62%的人也看到远程办公的社交孤立问题,50%认为每天的工作缺乏面对面的交流会影响员工的晋升机会。53%的人觉得在家办公会模糊工作与生活的界限,从而加剧家庭冲突。

作为一个职业生涯一半时间都远程办公的职场人来说,我确实很享受这种工作形式的自由与灵活,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社交孤立、与领导及总部同事缺少面对面交流也的确是个问题。一个成功的远程工作者需要双倍的自律来保证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并保持与同事领导的及时联系。随着远程办公愈发流行,甚至出现了领导远程、下属在公司办公的现象,那么在此类情况下,就更加要求双方的沟通透明、可靠稳妥。

如果你所在公司有此类“在家办公”的远程工作岗位,我鼓励你去尝试一下。仍然保持你的全职工作,在此基础上将一部分工作或全部工作安排远程办公。制定详细的KPI指标,弄清楚相关公司政策,例如远程办公的安全措施等。

3. 在家进行电商创业

Selling on Ebay as a career

到2016年,Facebook, Instagram 和 Carousell 这三家网站已经取代易趣,成为新加坡在线电商平台的主导。我也确实有许多朋友放弃了原本的全职工作,转而在家经营网店。必须承认的是,其中一些也的确做得不错。我的一个朋友在Instagram上开网店,收益每月5万美元,但同时也有人因库存被套牢而欠债10万美元。

那么,如何做到一家成功的网店呢?

  • 建立低成本供货/库存

在丝绸之路交易时期,从香港到美国的航运需要3~6个月;买卖广告都发布在电子版上,顾客无法获取到你的货源,因此想要隐藏低价供货很容易;但今天,只需要1分钟,顾客就可以在淘宝网上查价比价,而在阿里巴巴网上,连生产厂家的联系方式都十分清楚。

  • 维护和保证回头客

如Invesp一类的营销公司数据报告显示,获取新客户的成本要比维护老客户高5倍还多,因此花时间和精力维护好忠实的老客户真的很重要,可以多与老客户沟通,并相应多给些折扣。

  • 将自己看作卖家而不是买家

转换思路从买家变成卖家的确需要很多努力,许多新手卖家总是因为太喜爱他们的产品而导致库存过量或资金流动不足。因此就要像我那个月入5万美金的朋友所说一样,“硬下心来,卖卖卖!”

  • 如果你真的想要做生意,那么就打好基础成立公司吧

如果你想要开一家成功的网店,并成立自己的电商事业,那么要打好相应的商业基础。许多在线卖家都是匆匆忙忙建立起个人网店,却忘记了作为一个个体经营者,是被定义为“个体商贩”,需要向政府交税并申领许可证的。政府对于区分在线“个体商”和某些出售旧货的个体,有相关标准指标:

  1. 以营利为目的
  2. 以出售货物为目的进行购买
  3. 在互联网拍卖网站(如易趣网)注册成为卖家
  4. 出售刚刚购买的货物
  5. 在出售货物前对其进行改装或加工
  6. 为购买货物进行借贷,且需要偿还相关款项

如果你在认真思索如何将电商做好,那么要记得建立好公司构架。如果你在新加坡做电商,那么可以通过向新加坡会计与企业管理机构申请建立公司。如下是新加坡税务局网站链接,你可以在上面找到相关税务义务与责任。2010年(课税年度)新加坡企业税率维持在17%。新公司可以享受头3年第一个10万美元应纳税入息全免;及接下来第二个20万50%减免。

4. 自由职业者与创业者

自由职业者与做电商创业者性质上大同小异。尽管没有官方确切的自由职业者数据,但预估数量大致为:英国自由职业者占劳动力10%(数据来源:英国国家统计局);美国33%(数据来源:自由职业者联盟),同时这个数字还在增长。我印象中身边第一个将自由职业作为事业的人是我的朋友Genevieve,她在2000年年中生完宝宝,随后即成立了自己独立经营的传媒与公关公司。

如今自由职业者中大多数都从事写作或创意产业,2012年自由职业行业报告中显示北美一半的自由职业者都从事与写作相关的工作。

我对自由职业十分感兴趣,因为我认为它非常巧妙地将那些高技术人才带入了劳动力范畴,同时又保证了他们对自我时间与生活的绝对控制。我相信这绝不是我一个人的看法,随着互联网革命的诞生和发展,自由职业市场应运而生。许多针对自由职业者的在线市场平台蓬勃发展,如( www.freelancer.com 和 www.guru.com),但近来我发现,自由职业市场在线平台已经转变为专业人才平台,这意味着高技术人才的增加,他们出于各种权利义务关系,已经不再选择做全职工作。

Work-as-a-Freelancer.png

Credit: mbopartners

我最喜爱的专业性自由职业市场平台如下;

  • Fiverr: 针对创意型人才,在这里你可以通过新logo设计赚取5美元,也可以花费35美元雇用画外音艺术家为你的公司录制音频
  • Axiom Law:针对法律与商业人才,涉及并购交易、商业咨询及法律团队等。
  • Uber优步:我必须要说,这个市场本身已经足够流行了,私家车司机可以通过载客来收费赚钱
  • CaregiverAsia博爱亚洲: 针对护理型人才,在这里可以预约护理者、医生、护士、治疗师12小时内上门服务
  • peopleperhour:针对科技人才,如果你需要网站、移动APP、UX体验流等领域人才,这里集尽编程人员

和电商创业者一样,自由职业者也同样需要进行注册并履行税务义务。在新加坡,自由职业者分类在“创业者”名下,新加坡税务局判定若通过交易、商业行为、专业或职业等行为为生,则为“创业者”。除了自由职业者之外,其他常见的创业者包括中介、出租车司机、街头小贩、甚至有自营医院或诊所的医生及治疗师。总体来说,自由职业者通过会计与企业管理局(ACRA)进行注册,或为独资经营、或为合伙经营。在此类情况下,新加坡税务局将其判定为创业者,并提供手册介绍该如何进行账户维护、准备陈述、申报营业税,点此链接获取手册。同样,如果你想要成立自己的自由事业,ACRA也提供更详尽的指导。

5. 多层级销售创业

这是一个针对全职妈妈及退休人员适用的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来赚钱,甚至可以结交有相同志趣的新朋友;加入多层级销售(MLM)项目。这一项目由特百惠公司在19世纪60年代引入并在主流社会中流行起来,由特百惠公司赞助,让家庭主妇和全职妈妈们享受美好的下午茶聚会,并在聚会过程中购买特百惠杯。MLM项目内的公司都是口头营销现象的最初获益公司。如今,像特百惠这样的MLM公司继续铺设销售网络,产品涉及芳香疗法(www.youngliving.com),肌肤护理&健康(www.nuskin.com),保健品(www.herbalife.comwww.amway.com)等。

Tupperware Parties - the birth of MLM and word of mouth marketing

我认为MLM对于成为一名创业者是非常好的项目,因为它不需要很高的门槛,报酬方案又设置得很清晰,你可以与朋友一起做生意,这个项目还有很详尽的培训来帮助你加强产品及销售知识。

许多人一开始都是作为朋友的客户加入进来,但如何才能将MLM项目转变成切实可行的事业呢?我曾经和一位朋友Melissa(化名)谈过这个话题。她是一名珠宝行业的MLM会员,她想要通过参加这个项目帮助自己使用精油来提高整体治疗。她每月销售数量高达5位数,而她的销售网络触及到全球各个国家,包括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和香港。她建议如此看待MLM事业:

  • 保有最初的激情。整体治疗一直以来都是她最主要的激情所在,她甚至申读了替代和整体药物学的高级学位。经过众多评估,她最终被MLM项目所倡导的产品理念与质量说服,全面使用项目产品,从而帮助她进一步倾注在整体治疗上。对于Melissa来说,MLM项目并不仅仅是一个产品,而是她及家庭与朋友的生活所在。
  • 获得关于产品的更深层、更前沿的知识。大多数MLM公司都有大量的产品库存,最重要的是MLM会员们彻底学习产品历史、基本原理、使用及用途等知识。这就意味着上百小时的内部培训、小组讨论与自学。培训过程需要倾注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当你开始扩张生意网络,这也可能成为你接下来网络培训的案例。
  • 全力经营你的销售网络。Melissa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Watsapp群组沟通上(她有大概50个群);为她的销售网络和客户提供建议;为新客户创建账户(每位新客户大约30分钟);为现有客户处理问题;外出帮助朋友解决健康危机(在我祖母住院期间,她曾经半夜开车到医院为我送扩压器和治疗产品),为销售网络成员开设培训课程;出差海外建立新的销售网络并参加公司组织的销售网络活动。这一切听起来已经像个全职工作了,只不过没有了全职工作通常意义上的办公室和管理部门。
  • 打破传统观念,善于利用灰色地带。开拓新的市场及营销区域需要具备许多当地知识、想象力、创造力,及做一些苦差事。Melissa和我分享了她开拓新市场的故事。为了进入一个新的营销市场,她必须解决一系列诸如结关、账单开具与结算、填报监管文件和执照等琐碎事情。

结论

Marie Antoinette对于蛋糕问题的观点是对的。我利用现代日常沟通与技术来帮助思考;城市劳动力关注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企业正在迎接全球化的工作场所;个人也越来越关注工作的灵活度与独立性;提供机会让人们从“非全职工作即放假”的感受中找到实现自我事业的激情与成长。如果你现在发现无论是在公司还是在家的状态都不好,感觉自己像一只两头都烧尽的蜡烛,那么也许你该及时停下好好思考选择非全职工作的可行性。以上介绍了许多实用性强、敏感度高、有趣又经济可靠的选择,你所需要做的只是迈出第一步来了解与发现。

marie antoinette urban legend let them eat cake

如果你想知道最终我的选择是什么,请给我来信,我会非常高兴和你分享我的故事。我相信你会十分乐意让他人也分一块蛋糕(并且拥有属于自己的蛋糕)。


想要进行下一步?我们已经准备好了相关测验来帮助你明确哪一种事业最适合你。

Take the career quiz now!

Topics: Freelancing

Wan Ling Yeo

Written by Wan Ling Yeo

Wan Ling is a cheerful Caregiver to her family and friends, best known for her affable nature and relentless passion for life. She heads the team at Caregiver Asia as the Chief Caregiver cum Executive Officer and takes great effort to cheer and steer the corporate family that she co-founded. A bona fide cheerleader, she brings zesty moments to the team at all times!

Lists by Topic

see all

Posts by Topic

see all

Recent Posts

CaregiverAsia's E-store